法蒂瑪:牢記初心多些共情 做好共和國法律守護人
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乾坤(烏魯木齊)律師事務所副主任、合伙人 法蒂瑪
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,承擔著保障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重大使命。2021年,黨中央印發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》,對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作為國家法律工作者的一份子,檢察官們重任在肩,精通法律、業務嫻熟當然是必不可少的,但堅持正確的方向,不忘初心,勇于擔當,忠于對法律的信仰,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才是真正的法律人之道,才能真正做好法律的守護人。
新時代檢察官要牢記初心,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真正把維護群眾利益貫徹在每一個案件辦理中。人民不是一個抽象概念,而是由一個個具體的、鮮活的社會個體共同組成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堅持法治為人民服務,努力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,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,是每一名檢察官應始終踐行的責任。
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,檢察官是堅守這道防線的最后堡壘。法律工作者所辦的每一個案子,無論案件大小,對于當事人來說,都有著難以承受之重。古人有詩云: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!惫湃松杏腥绱擞X悟,社會主義國家的檢察官們更應該在辦理每個案件中,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,多些共情意識,更多地進行換位思考,設身處地體會當事人的艱辛,真正把維護群眾利益放在首位。
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2021年10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《關于人民檢察院辦理控告申訴案件工作情況的報告》中明確提出,“創新以聽證形式公開審查,既解‘法結’又解‘心結’”“應聽證、盡聽證”。對此,我深表贊許。我一直認為公開聽證是一個實現司法民主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好制度。案件時間長、案情復雜、經過的程序多基本上是每一個申訴案件的共同特點,把各方當事人,把社會各界關心案件的人士召集在一起,把事實攤開,把道理講透,把法律說清楚,讓第三方評判,讓群眾見證!笆虏徽f不清,理不辯不明”,公開審查,開門司法,這正是化解社會矛盾,維護法律公平正義的有效方式。
無論是哪一類案件,在當事人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時,很多時候已經經歷過多次訴訟程序。如果案件辦錯了,檢察官要想作出相反的判斷,必會面臨各種壓力,這就要求檢察官拿出勇氣,頂住壓力,真正做到以事實為依據,以法律為準繩,有錯必糾。檢察官只有具備浩然正氣,具備對法律無比堅定的信仰,才能真正維護法律尊嚴,保證法律正確實施。